3月26日下午,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、主任高雨在石家庄主持召开“河北地区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历史进程与当代启示”座谈会,听取来自中央文史研究馆和河北、天津等地方文史研究馆馆员、研究员以及馆外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介绍,并与专家学者深入交流。
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、主任高雨主持座谈会并讲话
高雨指出,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,准确把握和深刻认识“第二个结合”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,加强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研究,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,坚持不忘本来、吸收外来、面向未来,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,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。
高雨强调,全国文史研究馆广大馆员、研究员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发挥专业特长,深耕学术研究,切实履行崇文鉴史、参政咨询重要职责。国务院参事室、中央文史研究馆愿与河北省政府、河北大学、河北师范大学加强合作,调动专家力量,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。
座谈会现场
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、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韩子勇,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、河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善,河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、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戴建兵,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、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肖立军,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,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孙万勇,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晔,河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瑞青,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金闯,河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原处长李宝才,河北省社会科学院《河北学刊》副主编冯金忠等在座谈会上先后发言。
河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周魁、省政府参事室(文史研究馆)党组书记王彬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胜利,国务院参事室文史业务司负责同志等参加座谈会。